• 589阅读
  • 3回复

[转帖]近代的中印冲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hinoo
 

发帖
3686
祝福宝石
0
威望
0
玛雅之石
0
创造宝石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5-04-20
vB:_|B  
  1960年11月24日以及稍后的12月3日,印度加尔各答当局忽出奇招:逮捕当地兴华中学校长张学文、副校长谢应瑞、当地华侨报纸《中国新闻》总编辑侯兴福和山东同乡会会长刘维兴等13名华人。 vB:_|B  
  实际上,从2月份起,印度噶伦堡、加尔各答有关当局已经先后向旅居当地的华侨发出通知,限令接到通知者几天到3个月内离开噶伦堡或印度。至9月份,接通知人数已增至几十人之多。通知书没有说明任何理由。 vB:_|B  
  印度地方当局采取这一系列行动的背景即:中印边境交恶。 vB:_|B  
  同一时期的1960年4月,为缓解中印边境之争,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动率团对印度进行了为期6天的访问。周恩来表示:“中印两国有一切理由应该千年万年地友好下去”,“边界问题并不是不可以找到共同点或接近之点”。 vB:_|B  
  而印度尼赫鲁总理保持了自己的高调,坚持中印边界问题不容谈判。 vB:_|B  
  印度拒绝中国方面稍前即已提出“双方武装部队从中印边境全线各自后撤20公里,并停止巡逻”的建议。中国单方面停止了巡逻。 vB:_|B  
  虽然印度军方索尔少将也说,在交界地区建立非军事地带是好主意,但尼赫鲁总理的说什么未予认可。这就导致印度朝相反方向采取使事态进一步升级的行动:趁中国边防军停止巡逻的空隙,在中印边境西段节节逼进,增建430个据点。 vB:_|B  
  印度心目中的中印边境线、不容中国方面有任何异议的依据是所谓“麦克马洪线”。1914年3月24日,出席西姆拉会议的英国代表麦克马洪与中国西藏地方当局代表伦兴.夏扎在德里背著中国中央说什么代表用秘密换文方式搞出的这条线,该条约,历来不为任何一届中国说什么所承认。 vB:_|B  
  但即使是根据这条线,印度军队在1959年强行占据的兼则马尼、1962年开始占据的扯冬、绒不丢、扯果布、卡龙、章多、克宁乃、日挺布、汤、娘巴等地,仍然在麦克马洪线以北,即中国境内。 vB:_|B  
  中国说什么向全世界公布了麦克马洪线附图的这一部分,并为此质问印度说什么:究竟是谁侵占了谁的领土? vB:_|B  
  尼赫鲁承认:中国方面的报道“有些的确站住脚了”。他表示担心这会“使人看来中国人是受印度这只‘老虎’进攻的‘温顺的羔羊’,因此,你们(印度宣传机构)大家必须干得更够标准些”。 vB:_|B  
vB:_|B  
印军第七旅士兵组图. vB:_|B  
vB:_|B  
vB:_|B  
大家注意看他们的武器(个人判断:步枪是1903年美制的“李”式步枪,轻机枪是英制的“布伦特”轻机枪) vB:_|B  
vB:_|B  
vB:_|B  
vB:_|B  
vB:_|B  
vB:_|B  
vB:_|B  
vB:_|B  
vB:_|B  
看这刀,认识吧,大名鼎鼎的廓尔喀士兵 vB:_|B  
我们的杂志上经常标榜他们是如何的彪悍,其实他们也曾侵入我们的领土,其实我们的前辈60年代就曾战胜过他们 vB:_|B  
vB:_|B  
vB:_|B  
当年印度已经有能力组织一定规模的空运了,这在高原作战中是很重要的,看了这照片后大家大概会对印度当时的军事水平有个新认识.(个人并不赞同原文的这种说法,其实很多运输机都是美、英涂上印度军徽去帮印度人空运武器的) vB:_|B  
vB:_|B  
vB:_|B  
vB:_|B  
vB:_|B  
这就是所谓的“不结归盟运动”的发起者:尼赫鲁。 vB:_|B  
vB:_|B  
vB:_|B  
老兵在向新兵传授技能 vB:_|B  
vB:_|B  
vB:_|B  
这是印军修建的临时哨所,当时印军就是利用我军巡逻的时间间隙来搭建这种临时哨所蚕食我领土的. vB:_|B  
让人感觉是未成年人在过家家,一寸一寸的抢. vB:_|B  
vB:_|B  
vB:_|B  
印军开始大规模涌入有争议地区. vB:_|B  
vB:_|B  
vB:_|B  
我军战士坚守国门,监视印军动向. vB:_|B  
vB:_|B  
vB:_|B  
这就是当年首长的风范.不好看,但很能打. vB:_|B  
vB:_|B  
vB:_|B  
看看我军装备,对比一下前面的印度军队的装备,我们的可是重机枪哦.(不赞同原文的观点,56式重机枪火力当然很猛,但太重。大约有56KG吧,在高原地区很难携带。倒是我军当时刚装备的56式步枪,即苏制的AK47比较实用) vB:_|B  
vB:_|B  
vB:_|B  
vB:_|B  
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对峙照片.是这个帖子里所有照片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张. vB:_|B  
这才是士兵的职责,村土必争,一步不让,让人想起这样一句话: vB:_|B  
  不能退,一步不能退,这是哨位,祖国的领土,死也不能退。 vB:_|B  
  双方的目光在对峙。 vB:_|B  
  四只眼睛,便是四柄利剑,在突刺、撞击、劈杀…… vB:_|B  
  这是胆的角斗; vB:_|B  
  这是力的抗衡; vB:_|B  
  这是信仰与荣誉的竞赛。 vB:_|B  
  1分钟、2分钟、3分钟…… vB:_|B  
vB:_|B  
vB:_|B  
vB:_|B  
这是印度方面反映对峙的照片,不过这英语说明就太.....了 vB:_|B  
vB:_|B  
vB:_|B  
看这照片,当年我们的野战部队还是很有野味的.从士气上看印度就不行. vB:_|B  
vB:_|B  
vB:_|B  
这是我军集结的照片,这才叫军容严整,这可不是什么誓师大会,这只是行军中的一个普通休息场景,看了这纪律就知道胜败了 vB:_|B  
vB:_|B  
vB:_|B  
我军在中印边界东部取得瓦弄大捷后,乘胜追歼残敌 vB:_|B  
vB:_|B  
vB:_|B  
还记得刚才提到的那个据点吗?现在他们都变成这个样子了. vB:_|B  
vB:_|B  
vB:_|B  
最辉煌的一页,我军在中印边界西部全歼印军第七旅,活捉旅长达尔维准将(补充一下,这个旅曾经隶属于英国的第七装甲师,在埃及的阿拉曼之战中,它们曾经战胜过隆美尔。) vB:_|B  
x#SE%j?  
x#SE%j?  
还记得这个第七旅吗?帖子开头的时候就有他们的照片,当时他们是这样来的.......真可惜了装备. x#SE%j?  
x#SE%j?  
x#SE%j?  
中印边境反击战中我军不仅大量歼灭印军,还俘虏几千名印军。 x#SE%j?  
你以为这是我们的老百姓在庆祝胜利吗?不是的, x#SE%j?  
图为战俘营中,印军战俘与我管理人员联欢时的情景。 x#SE%j?  
x#SE%j?  
x#SE%j?  
反击部队凯旋而归,边疆人民夹道欢迎 x#SE%j?  
x#SE%j?  
x#SE%j?  
失败者在这里. x#SE%j?  
x#SE%j?  
x#SE%j?  
x#SE%j?  
x#SE%j?  
x#SE%j?  
x#SE%j?  
在最后我想说一句:和平从来都不会无缘无故的降落到我们的头上,只有真正的强者才会被别人所畏惧。 x#SE%j?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把爱放开
发帖
77
祝福宝石
0
威望
0
玛雅之石
0
创造宝石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5-04-21
鄙视一下~
离线castwaymen
发帖
73
祝福宝石
0
威望
1129
玛雅之石
0
创造宝石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5-05-04
x#SE%j?  

最后 支持楼主,强贴,中华民族万岁!!!!!!!!!万万岁!!!!!

x#SE%j?  

发帖
1455
祝福宝石
0
威望
0
玛雅之石
0
创造宝石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5-05-04

战争是解决问题最有效,切代价最高的途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

      管理员联系信箱 [email protected] 所有内容均来之互联网,如侵犯您的隐私和权益,请和我们及时联系!